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模式分析

  • 【字号:
  • 阅读: 1853
  • 发布时间: 2012-03-29 00:00:00
  • 来自: 云南律师
  •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试点工作早已在国内不少大城市积极开展起来。可引以为典型的有,于2006年正式启动的上海浦东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开始推进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基于北京、上海浦东的模式基础上而开始推进的武汉知识产权质押工作。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进一步推广和深化全国知识产权质押工作,共推出了两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首先于2009年1月启动了北京海淀区、吉林长春市、湖南湘潭市、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江西南昌市等第一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同年9月,又启动了四川成都市、广东广州市、广东东莞市、湖北宜昌市、江苏无锡市、浙江温州市等第二批试点单位。
            这些试点单位将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在专业评估机构和银行之间搭建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等重要任务,并通过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贴息、扶持中介服务等多种手段,承担起降低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的成本。
            北京、上海、武汉三种模式的比较
            以国内各地方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为切入点,北京、上海浦东、武汉三种模式可作为典型。北京模式为“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浦东模式为“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武汉模式在借鉴北京和上海浦东两种先行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的混合模式。此间主要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等多方主体。以下,我们从政府、银行、中介机构三个层次展开分析。
            政府参与有张有弛
            北京模式:北京市科委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支持,并承担了相应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协调、扶持和服务功能。
            上海浦东模式: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企业贷款担保,企业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作为反担保质押给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然后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与上海银行约定承担95%—99%的贷款风险,而浦东知识产权中心(浦东知识产权局)等第三方机构则负责对申请知识产权贷款的企业采用知识产权简易评估方式,简化贷款流程,加快放贷速度,各相关主管部门充当了“担保主体+评估主体+贴息支持”等多重角色,政府成为了参与的主导方。
            武汉模式:武汉市知识产权局与武汉市财政局共同合作,对以专利权质押方式获得贷款的武汉市中小企业提供贴息支持,知识产权局负责对项目申请进行受理、审核及立项,财政局负责对所立项目发放贴息资金,并和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监督,各主管部门发挥了“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职能,并且在具体职能上做了一定科学合理的分工。
            银行贷款态度迥异
            北京模式: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根据支持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不仅推出了以“展业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品种,而且还推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版权担保贷款”产品,可以说,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充当的是主动参与的“创新者”角色。
            上海浦东模式:上海银行浦东分行承担风险为1%—5%,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面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认为控制风险最重要,在发放贷款方面比较被动。
            武汉模式:相关金融机构在专利权质押融资方面表现还是颇为积极,如交通银行武汉分行目前已办理了9笔专利权间接质押贷款,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正在尝试推出专利权直接质押贷款。
            中介服务背景不同
            北京模式:北京市经纬律师事务所、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北京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等中介机构共同参与提供专业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各自按比例承担一定的风险,其中经纬律师事务所主要承担的是法律风险,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主要承担专利权、商标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则主要提供担保,正是因为这些专业中介机构的参与,基本上解决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中的一系列难题,使得北京地区的质押融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浦东模式:浦东生产力中心作为政府职能延伸承担了95%以上的风险,在评估方面主要是由该中心综合企业经营状况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简单评估,因此并没有引入专业中介机构参与运作。
            武汉模式:目前引入的中介机构主要是武汉科技担保公司,该公司在武汉市科技局和知识产权局的要求与支持下,尝试以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应收帐款、专利权、著作权等多种权利和无形资产作为反担保措施,其中以专利权质押的方式由尝试走向推广。
    点赞:
      (0)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地址: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南亚风情第壹城国际B座24楼2505a
      • 电话:0871 - 65383836

      • 公司微信
      北京浩天(昆明)律师事务所  2025 - 2028 Copy Rights 滇ICP备15000897号-1  

      滇公网安备 53310302000072号

      技术支持: 方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