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公网安备 53310302000072号
一、 在诉讼、仲裁过程中特别提醒的执业风险的防范
1、起诉时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
(1)写起诉状时应注意的风险事项
①律师应审查被告主体资格。律师在起诉时应准确确定被告主体,防止因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产权关系变化的复杂性和经营方式的不断调整而导致被告主体确定不当。
②律师应核对被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应以注册登记地为准,注册登记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的,应在诉状中注明,保证法律文书的有效送达。
③律师应告知当事人,未提出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根据不告不理的原则将不予支持。
④对委托人过高的或扩大范围的诉讼请求,应作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工作。如果委托人不肯放弃过高或扩大范围的诉讼请求,律师应书面告知,这种诉讼请求将可能导致委托人承担得不到人民法院支持的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最后定夺。
⑤起诉必须是原告的真实意思表示。起诉必须是原告行使诉权的真实意思表示,必须由原告在起诉状上亲笔签名或者捺印,否则,将会被人民法院驳回起诉。
(2)反诉时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
①反诉是针对本诉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诉讼行为,同样需要法律规定的证据和理由的支持,没有把握的反诉主张,除诉讼技巧所必需外,应劝说委托人考虑法律风险,慎重提出。否则申请不当,会承担败诉的风险。
②律师应告知当事人,按反诉请求的标的交纳诉讼费用,如反诉得不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反诉人将承担该诉讼费用。
③反诉的提出必须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2、举证时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
(1)审计报告、评估报告或鉴定结论是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这种证据除委托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取得外,主要是在诉讼程序中申请人民法院按程序取得。律师帮助委托人向人民法院在指定期限内提出审计、评估或鉴定申请,是当事人举证的方式之一。
(2)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预交鉴定费用或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承担对事实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这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①超过举证期限而未申请鉴定的;
②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虽然提出了鉴定申请,但未向人民法院或鉴定机构预交鉴定费用的;
③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虽然提出了鉴定申请,但拒不向鉴定机构提供鉴定所需的与本案相关的材料,致使人民法院或鉴定机构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
上述三种情形的出现,将使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3)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但是下列重新鉴定的除外:
①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②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③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④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4)律师应告知当事人,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5)律师应告知当事人,对于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6)律师对于从委托人处收取的证据材料(含原件、原物),均应制作笔录,并由委托人签名。
(7)律师代委托人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证据材料(含原件、原物),应当请人民法院出具签收凭证。
(8)律师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
(9)律师应注意新证据的提交。新的证据包括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和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应当在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10)律师应注意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对于律师或者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律师应当帮助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内以书面申请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对申请不予准许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3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二次。
(11)律师应注意申请延期举证。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律师应当帮助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在延期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12)律师应注意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当事人或者律师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律师应当告知当事人,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3、财产保全时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
(1)律师应注意申请财产保全的时间。财产保全分为诉前财产保全和人民法院受理后的诉中财产保全。
当事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应当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否则,人民法院将依法解除该财产保全。
(2)律师应制作财产保全笔录,书面告知财产保全风险。委托人申请财产保全的,律师应就财产保全申请的作用、条件、风险和责任向委托人说明,并明确告知,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同时应当征得申请人同意。
(3)律师应注意财产保全的标的。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保全标的超过请求范围或者与本案无关,且造成被申请人财产因此而受到损失的,申请人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代理权限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
(1)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在开庭审理前送交人民法院。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内容的,律师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2)律师进行调解、和解或撤诉,应取得委托人就有关调解和解的内容和撤诉理由的授权委托书,或者制作委托人签字确认的笔录,律师应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进行调解、和解或撤诉的代理活动。
5、诉讼中各种期限的律师执业风险防范
律师应书面告知当事人包括但不限于诉讼时效、举证期限、反诉期限、上诉期限、诉讼费(包括一审诉讼费、反诉费、二审上诉费)交纳期限、各种鉴定费的交纳期限、申请执行期限和再审申请期限并释明相应的法律后果,必要时还应作好笔录或书面告知函。同时,律师应保存好笔录或书面告知函。